专家指导 科学抗疫 ‖ “保定一中家庭健康卫士”在行动
发布时间:2022-12-12 浏览次数:0次
12月11日保定一中携手“保定责任”公益文化健康服务平台、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专家团队,联合推出“‘保定责任’家庭健康卫士”抗疫主题系列公益科普。在专家的科学指导下,每个一中教师认真落实行动,每个居家学习的学生化身为捍卫家庭健康的小卫士,大家严格做到自主、自律,共筑平安。
新冠抗原自测
第一步:洗手+擤鼻涕+检查测试物品保质期
第二步:标本采集
1.从标记处撕开外包装,手持鼻拭子尾端,取出鼻拭子,切记不要触拭子头;
2.头微微后仰,将拭子进入一侧鼻孔,向后缓缓伸入1-1.5厘米,旋转4-5周,旋转时间不少于15秒;
3.使用同一拭子在另一鼻腔重复操作。
第三步:抗原检测
1.将拭子头插入样本采集管液体底部,旋转混匀30秒,关闭采样管盖子;
2.滴4滴液体进入检测卡S孔中;
3.倒计时15分钟,随后读取结果,切勿超过30分钟,否则要失效。
第四步:读结果
阴性:T处未显示条带;
阳性:C和T都显示条带,即使T处条带颜色很淡;
无效:C处没有显示条带。
第五步:用物处理
1.对于社区居民:结果阴性,所有测试所用物品装入密封袋,可作为生活垃圾处理;结果阳性,密封后交给医务人员处理;
2.对于隔离人员:无论结果阴性还是阳性,所有测试所用物品装入密封袋,交给隔离区工作人员处理。
居家隔离
第一,需单独居住。如与家人同住,应单人单间,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。日常生活、用餐等,需限制在隔离房间内。
第二,必须与其他家庭成员近距离接触时,必须规范佩戴口罩。
第三,每天早、晚各测一次体温。一旦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、嗅(味)觉减退、腹泻等可疑症状,应及时做抗原检测并报告社区管理人员。
第四,配合工作人员上门核酸采样且每日监测抗原。
第五,居家隔离人员和共同居住者在居家隔离期间不得外出,因就医等外出需专人专车、做好个人防护。
第六,做好保暖后,居室应勤开窗通风,同时,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及卫生间、浴室等共享区域的消毒。
居家健康检测
第一,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,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。
第二,每天早、晚各测一次体温。一旦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、嗅(味)觉减退、腹泻等可疑症状,应及时做抗原检测并报告社区管理人员。
第三,根据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检测,做核酸排队做好个人防护,保持1米距离,回家先正确洗手及消毒证件。
第四,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,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第五,做好保暖后,居室应勤开窗通风,同时,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和消毒。
第六,避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。
不恐惧疫情
首先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,做好用“心”准备,提高心理免疫力!
第一 ,科学对待疫情
我们身处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,能够接收的信息、知识来源太多,甚至出现很多谣言和耸人听闻的信息,这本身会造成或加重恐慌和压力。因此,我们要了解科学的疫情防控知识,正确地保护自己的健康,不信谣、不传谣,树立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决心,积极配合社区防疫工作,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。
第二,坦然面对情绪变化,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
在疫情压力下,可能会出现烦躁、焦虑、恐慌、紧张等各种不良情绪,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,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,越是压抑和否认,就越是容易被情绪支配。面对负面情绪,大家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,也无需否定自己的感受,积极理解和接纳每一种情绪,学会科学的处理情绪,可采用积极的自我对话、正念冥想、行为放松等方式,合理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。
第三,照顾好身体,积极安排好生活
保持科学运动,利于降低精神压力,疏泄负能量,产生积极的自我感受。可以在家做简单的身体运动,如在室内走圈、散步,小学四年级及以上学生与家长可以做“保定责任”科学颈腰护眼操等。另外,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,选择合适的娱乐活动,切忌沉迷上网,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。
第四,密切亲友互动交流,做到隔离不隔心
应经常通过电话与不在自己身边的亲友、家人保持联系。相互鼓励与支持,不仅能够减轻孤独感,也能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,增强凝聚力。
保定一中师生携手同行,众志成城。让我们遵从专家的指导,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科学防疫原则,保障线上学习高效顺利进行,共同期待不久的将来,重逢在美丽的校园。